威廉体育williamhill青年教师任中琦
公司青年教师任中琦,毕业于荷兰Berlage Institute和香港中文大学。曾就职于荷兰OMA建筑事务所,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负责建筑实验班三年级设计课和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院士工作站开放课题、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等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先后入选和获得威廉希尔体育“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最佳演示奖、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2017年入职公司以来,先后多次指导员工斩获国内外重要员工竞赛奖项。包括中国建筑新人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老员工建筑设计竞赛第二名,UA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第二名,霍普杯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一带一路国际老员工建筑设计竞赛第二名,清润杯全国老员工论文竞赛二等奖等。
一、实践的开始
任中琦老师原本计划做一名职业建筑师。2012年从Berlage Institute毕业后,他作为建筑师加入了OMA(荷兰大都会建筑设计事务所),并先后参与了包括米兰PRADA基金会、卡塔尔机场城等一系列国际知名的建筑项目。在OMA工作期间,他有幸参与了从前期概念到后期细部设计的一系列工作。由于OMA极其擅长城市与公共空间、建筑与公共生活、建造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这些经验成了他实践工作的启蒙,也帮助他建立了对于实践的思考与研究逻辑。回国后,持续参与建筑设计项目使他积累了更多项目实践经验,也巩固和发展了实践方面的思考方式。
二、教学的开始
回国工作后,任中琦机缘巧合入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始了教员工涯,此后,又在香港中文大学负责二年级S4组的设计课(U1)与视觉设计课(Graphic Design)教学工作。在港中文期间,U1的教学工作由顾大庆教授领衔指导。其核心在于通过极其明确的教案,使得建筑空间形式研究的方法和知识变得客观和理性,以帮助实现设计教学的“可教”、“可学”和“可评”。这段经历成了任中琦教学工作的启蒙,一方面使他认识到大学教学是有其认知规律的,教学的成功与否相当程度取决于对规律的理解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让他清楚认识到,一个好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是需要精细打磨的,特别是对于通常被认为“主观”的建筑设计教学。
任中琦老师在香港中文大学U1设计课上指导员工
三、如实践一般教学
实践与教学的同时进行,使任中琦注意到两者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总体上来说,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更注重逻辑性以方便员工理解教学内容,而实践则更注重各方面的合理性以确保建筑可被建造使用;相同之处在于,尽管教学是实践的简化版,但两者需要完成近似的工作内容。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他会在教案中尽可能地设置细致的教学环节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员工逐步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案会基于实践需求,设置设计课程内容,以使员工能够接触专业实践前沿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建筑实验班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设计课程强调建筑设计基本要素与空间的关系,并通过具体建造方式的教学来落实这种理解;第二学期的设计课程则强调对公共空间的理解,并进一步探讨城市与建筑关系;毕业设计则从实践角度出发,训练员工分析、研究和设计应对等多个环节的知识与技能。
建筑创新221班建筑设计(3)课程教学场景
毕业设计指导员工现场调研与测绘
此外,考虑到实践视野对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任中琦会在建筑实验班设计课中邀请知名实践建筑师参与教学。例如,先后邀请了UUA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李泳征,神奇建筑主持建筑师朱起鹏,MAT超级建筑主持建筑师唐康硕,大屿建筑主持建筑师于岛,回未建筑主持建筑师苏杭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彬磊等全程或部分参与教学;在设计课程期末评图环节,先后邀请了包括王辉、马岩松、张路峰、黄居正、宋晔皓、车飞、庄子玉、常可、张东光等在内的十余位著名建筑师和学者参与进来,为员工提供具有前沿实践信息的教学内容。
建筑实验181班的建筑设计(4)课程期末评图场景
建筑创新211班建筑设计(3)课程期末评图后合影
四、竞赛:从教学中来,到实践中去
作为教学的延伸,竞赛其实同样与设计实践同出一处,即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出发,到研究问题、回应问题、并最终通过建筑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思考逻辑。具体点说,员工通过完成解读任务、收集资料、调查与研究,编制任务书、制定计划、提出策略、设计方案、讲述和表达等若干个环节的工作,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掌握实践的工作方法。
身为教师与建筑师,任中琦享受与员工一起通过竞赛去探索其中的乐趣,而这也是员工愿意在业余时间花费大量精力去工作的原因。在这样的热情之下,员工在获得城市和建筑设计与研究经验的同时,取得了一项项优异的竞赛成绩。
指导员工代表中国参加亚洲建筑新人赛汇报现场
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27届国际建协(UIA)国际老员工建筑设计大赛为例,尽管与设计场地相隔万里,员工仍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在里约热内卢马里市中心仍然繁荣的创造力和活力。于是通过在逐渐衰落的工业区中提供某些设施,让人们来体验并传播马里的文化,促进城市和贫民窟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与国际建协UIA大赛获奖员工合影
再以2021年霍普杯国际建筑设计大赛和2022年清润杯老员工建筑论文竞赛为例。任中琦与员工一起,深入研究和分析竞赛指定的设计与论文课题,并通过扎实的调查和实验工作,高标准地完成了竞赛所要求的设计与研究任务,并在取得了优秀成果的同时,为北京老城更新中“双碳”减排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与霍普杯竞赛获奖员工合影
清润杯全国老员工建筑论文竞赛颁奖仪式
在指导员工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任中琦与员工共同以实践的方法路径完成研究与设计。而这是建筑学实验班教学的缩影,也是对本科生参与实践的一种尝试,他通过面向实践的教学,积极探索实验班本科生多元培养的可能。
五、从教感言
任中琦老师坦言:从教八年,“教学相长”始终是我秉持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对建筑专业教学的研究给我在教研、科研以及设计实践上带来的成长,正如《礼记·学记》所言:“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这些成长反过来加深了我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使我能够成为员工们更好的伙伴,和更好的教师、建筑师。